close
書名 : 目送
分類 : 散文
作者 : 龍應台
出版者 : 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 : 2008/07/07
購書地點 : 誠品書店
早已在網路上拜讀過這篇被譽為21世記的"背影"的"目送",當時還在辦公室內不顧形象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幸好當時是午休時間,才沒被同事看見),原以為這第二次的閱讀可以免疫了,沒想到一翻頁,看到內頁的照片,髮半白的老者,推著台嬰孩推車,走在無人的林間,好~~寂寥的畫面,下方節錄著"目送"內的一段: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淚又不自主的落下.
第一次收藏她的作品是1992年出版的"寫給台灣的信",雖犀利卻蘊含對這土地的情感,若否怎又會看得如此的透,當年還對未來充滿理想抱負的我是被感動的,一度積極的搜尋她的作品及相關報導.近幾年雖仍陸續有接觸她的創作,但不明原因的似乎都少了當年的熱情,直到"目送".
這次集結了龍應台的74篇散文,且就以目送為名,寫親情,寫友情,寫孤寂,寫弔念,寫大時代的無奈,寫時光流逝下的無力,寫生活,也寫再平凡不過的細微感動,心情也隨著內文起起伏伏,時而感動落淚,偶又會隨著她細膩筆下的天真而不禁失笑,書中不少中國古代詩詞,因對這部份涉獵不多,在試著揣摩其心境時花了較多的時間,其中的幾篇:目送、山路、1964、如果、最後的下午茶最讓我感動,感動之餘也細想如是我會用什麼樣的角度來敘寫這些,嗯~果然這就是她之所以為龍應台,而我仍是我.
前兩週在陳文茜的廣播節目中有段龍應台的專訪,訪問近末,提到了她的下一個計劃是為當年自大陸流轉來台的老兵們記錄他們的故事,我期待著.
(以下內容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龍應台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從純真喜悅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
《目送》的七十四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龍應台
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於台灣高雄,1974年畢業於成功大學外文系,後赴美攻讀英美文學,1982年獲得堪薩斯州立大學英文系博士學位,曾任紐約市立大學及梅西大學外文系任副教授、中央大學外文系任副教授、淡江大學外國文學所任研究員。
1984年出版《龍應台評小說》,1985年起在《中國時報》等報刊發表大量雜文、小說評論,以專欄文章結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銷售20萬冊,是80年代對台灣社會發生巨大影響的一本書。1986年至1988年旅居瑞士,1988年遷居德國,於海德堡大學漢學系任教,開設台灣文學課程。1995年起,在上海《文匯報》「筆會」副刊寫「龍應台專欄」,同時期亦在歐洲報刊上發表作品,對歐洲讀者呈現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見解,頗受注目。
著作有《野火集》、《野火集外集》、《龍應台評小說》、《人在歐洲》、《寫給台灣的信》、《美麗的權利》、《孩子你慢慢來》、《看世紀末向你走來》、《乾杯吧,托瑪斯曼》、《我的不安》、《百年思索》等。
分類 : 散文
作者 : 龍應台
出版者 : 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 : 2008/07/07
購書地點 : 誠品書店
早已在網路上拜讀過這篇被譽為21世記的"背影"的"目送",當時還在辦公室內不顧形象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幸好當時是午休時間,才沒被同事看見),原以為這第二次的閱讀可以免疫了,沒想到一翻頁,看到內頁的照片,髮半白的老者,推著台嬰孩推車,走在無人的林間,好~~寂寥的畫面,下方節錄著"目送"內的一段: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淚又不自主的落下.
第一次收藏她的作品是1992年出版的"寫給台灣的信",雖犀利卻蘊含對這土地的情感,若否怎又會看得如此的透,當年還對未來充滿理想抱負的我是被感動的,一度積極的搜尋她的作品及相關報導.近幾年雖仍陸續有接觸她的創作,但不明原因的似乎都少了當年的熱情,直到"目送".
這次集結了龍應台的74篇散文,且就以目送為名,寫親情,寫友情,寫孤寂,寫弔念,寫大時代的無奈,寫時光流逝下的無力,寫生活,也寫再平凡不過的細微感動,心情也隨著內文起起伏伏,時而感動落淚,偶又會隨著她細膩筆下的天真而不禁失笑,書中不少中國古代詩詞,因對這部份涉獵不多,在試著揣摩其心境時花了較多的時間,其中的幾篇:目送、山路、1964、如果、最後的下午茶最讓我感動,感動之餘也細想如是我會用什麼樣的角度來敘寫這些,嗯~果然這就是她之所以為龍應台,而我仍是我.
前兩週在陳文茜的廣播節目中有段龍應台的專訪,訪問近末,提到了她的下一個計劃是為當年自大陸流轉來台的老兵們記錄他們的故事,我期待著.
(以下內容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龍應台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從純真喜悅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
《目送》的七十四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繼年度超級暢銷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之後,「華人最犀利的一支筆」龍應台再推出思考「家族人生情感」的最強新作《目送》。作者曾說自己當上母親後開始上「人生的課」,自謙成績不佳,而她口中這堂困難無比的課,正是我們所有人必上且百味雜陳的一堂課,正如她在〈目送〉這篇近期傳閱率最高的文字中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從牽著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著年邁母親如帶著女兒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龍應台這七十四篇文字處處是我們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今年暑假每個家庭如果要選一本跨三代共讀、生活分享的書,《目送》絕對是今年最細膩動人的一本。
作者簡介龍應台
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於台灣高雄,1974年畢業於成功大學外文系,後赴美攻讀英美文學,1982年獲得堪薩斯州立大學英文系博士學位,曾任紐約市立大學及梅西大學外文系任副教授、中央大學外文系任副教授、淡江大學外國文學所任研究員。
1984年出版《龍應台評小說》,1985年起在《中國時報》等報刊發表大量雜文、小說評論,以專欄文章結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銷售20萬冊,是80年代對台灣社會發生巨大影響的一本書。1986年至1988年旅居瑞士,1988年遷居德國,於海德堡大學漢學系任教,開設台灣文學課程。1995年起,在上海《文匯報》「筆會」副刊寫「龍應台專欄」,同時期亦在歐洲報刊上發表作品,對歐洲讀者呈現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見解,頗受注目。
著作有《野火集》、《野火集外集》、《龍應台評小說》、《人在歐洲》、《寫給台灣的信》、《美麗的權利》、《孩子你慢慢來》、《看世紀末向你走來》、《乾杯吧,托瑪斯曼》、《我的不安》、《百年思索》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